2021年12月18日,位于葛店开发区的瑞华光电一期项目全部封顶。仅隔4天,芯映光电一期项目也宣告封顶,两家企业预计今年4月份可实现生产。
“这标志着产能扩规之路步入快车道。”芯映光电CEO乔辉表示,新厂房预计春节后交付使用,去年4月起,每月新增产能50亿片,并在2022年底形成每月150亿片的总产能。
瑞华光电、芯映光电是三安光电的下游企业,三家企业未来实现批量供应后,将与武汉共同壮大全省“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度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利好远远不止这些。作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东进首站,鄂州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园区共建上拥有更多优势和机遇,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0两地产业有序协作
眼下,位于葛店开发区的湖北三安光电项目正边生产边建设,抓紧提升芯片供应能力。
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是葛店开发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新兴产业项目,作为新一代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Mini/MicroLED芯片,供应武汉东湖高新区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下游显示面板厂商。
“你重‘屏’,我重‘芯’,与光谷产业分工协作、错位发展。”葛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说。
从历史看,武鄂产业分工协作早有基础。葛店187家规上企业中,与武汉产业单位存在上下游关系的占70%以上。
从产业发展方向看,“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等支柱产业,与鄂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关联性。
葛店向南,华容区也已洞悉这种趋势,紧盯“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在红莲湖新区布局投资90亿元的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该园北临国家存储器基地,西接光谷“科学岛”,与光谷共建“园外园”,大力发展总部在武汉、基地在华容的产业协作形态。
“武汉作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创新极核,将会利用自身高端创新资源优势,将产业向周边布局。”高飞认为,武鄂产业分工协作会逐步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鄂州,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鄂州,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鄂州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目前,我市已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建设,建设“一横一纵”创新发展带,即:横向“葛店开发区—华容(三江港)—鄂城—临空经济区—花湖机场”沿江产业科技创新带和纵向“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新区—梧桐湖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带,整体形成全域、多点创新和产业发展格局。
除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新区,梧桐湖新区也在积极承接武汉相关产业。新区已引入慈文吴楚影城,投资30亿元打造影视基地。华润置地、联投置业、华发股份等一批央企、国企投资梁子湖区,挖掘新区作为光谷科创大走廊生态轴的巨大潜力。
02产业在转移中共生共建
2021年,葛店开发区对标光谷生物城,投资40亿元建设大健康产业园。未来计划搬迁和引进医药企业3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葛店开发区招商局局长祝晓荣介绍,该项目将积极承接光谷生物城向东溢出的科技创新资源,扩大光谷“生物城”对葛店“药谷”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光谷生物科技城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
“近年来,葛店在中成药、原料药、生物制品生产方面积淀了优势,而光谷在生物新药研发方面实力雄厚,越来越多的药企制造在葛店、研发在光谷,共推产业升级。”市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柳骏说。
“但这样的产业转移并非简单的企业搬迁,而是将两地的资源要素优势链接在一起,共建产业集群。”柳骏进一步解释。
目前,武汉光谷企业总数达10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周边高校林立,金融资本富集,无疑是产业发展的高地。但是,寸土寸金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样明显,科技型企业开始选择向武汉周边布局。
配套三安光电的拓材科技,原本计划落户东湖高新区。“项目落在葛店,用地、政策支持、产业和投资对接都能得到不错的反馈。”湖北科技企业加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小平介绍,权衡各方面因素后,这家企业最终选择了光谷联合科技城(葛店)园区。
光谷科创大走廊战略落地后,光电子信息产业带、大健康产业带、智能产业带正在崛起。随着武汉的产业向我市转移,我市积极融入武汉产业体系,与武汉同链发展、共建集群。
目前,葛店开发区主动嵌入、补链强链,精准对接“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与光谷加快共建100平方公里、千亿级规模的光电产业聚集区;临空经济区与武汉光谷金控集团合作,共建光电子产业园,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
此外,我市与东湖高新区签订了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战略合作协议,将红莲湖科技园纳入东湖科学城拓展范围,葛店开发区纳入光谷科学岛规划统筹范围。
03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不久前,我市3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省科技厅备案,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科创平台又添“新军”。
由武汉爱民制药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组建的湖北省呼吸道微生态药物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正在其中。“高层级、高水平的科创平台,对于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具有显著作用。”爱民制药总工程师柳骏说。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研究院落户我市已近6年,2021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我市借此在国字号孵化器上实现“零”的突破。
工研院院长戴江南介绍,该院5年累计引进教授团队64个、高端人才54位,孵化科技型企业57家,申请知识产权580余件。
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例,该项目从华中科技大学引进,经5年孵化,2021年产业化项目正式在葛店开发区开建,总投资60亿元,未来可形成年产值约100亿元。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需要政、企、校、院之间互动与合作的创新过程,创新平台实现了多方创新主体的融合与创新成果的共享。”市科技局局长杨伟志表示,武鄂两地围绕创新链的协作,可推动科技成果、人才、资本等科创要素在两市间自由奔涌。
位于葛店开发区的光谷联合科技城和东湖高新智慧城,近年来积极承接武汉的科研、人才资源,累计入驻的86家企业,90%来自武汉,其中不乏三选科技、拓才科技、光安伦电子、东泰模具、逸飞激光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企业。
加快平台建设,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有2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在企业孵化平台评级上,国家级有1家、省级5家、市级3家,初步形成了“市级—省级—国家级”梯次孵化平台体系。
眼下,我市正在布局新的科创平台,国家智慧物流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鄂州量子工业技术研究院、三安光电鄂州技术创新中心等均在积极推进中。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62-1547-0.html葛店大健康产业园是干什么的(解析鄂州借光澎湃发展)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