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9日消息,在国家航天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中,中国计划在“十四五”规划末期或2025年至2026年间,对一颗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实施近距离观测与撞击任务,并尝试改变其轨道,以此进行技术实验。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标志着中国在小行星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若成功实施,将使中国在全球小行星防御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据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中国小行星防御机制的核心策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近距离观测与撞击,这是国际上研究小行星的常用手段,通过撞击小行星表面产生的大量尘埃、碎石片等物质,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面望远镜进行光谱分析,从而揭示小行星的基本成分和结构。其次,是尝试改变小行星的轨道,验证轨道偏转技术的可行性。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小行星体积庞大,且改变其轨道需要巨大的能量,远超当前卫星撞击所能提供的。
据ITBEAR了解,在小行星研究领域,美国和日本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日本曾先后发射“隼鸟号”和“隼鸟2号”探测器,对小行星进行采样并返回地球。美国宇航局的“黎明号”探测器则对灶神星进行了长期考察,而OSIRIS-Rex任务也成功收集了小行星的样本。相比之下,中国在小行星探测方面起步较晚,但正加速追赶,旨在建立自己的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潜在的小行星威胁。
为何中国要开始研究小行星?吴艳华副局长指出,这既是出于对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带来的巨大生态灾难的担忧,也是为了在国际小行星研究领域追赶西方国家。尽管目前尚未发现对地球构成直接威胁的大型小行星,但直径在数米至数十米之间的小行星仍可能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统,掌握小行星的基本数据,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地球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还需要通过自主研发和实践,掌握小行星研究的关键数据。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在小行星研究领域已有一定积累,但他们不可能将这些数据完全共享。因此,中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射探测器进行科考活动,以获取第一手数据,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面对潜在的小行星威胁,中国正积极行动,力求在小行星防御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全球安全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中国对小行星的研究不仅是对潜在生态灾难的未雨绸缪,更是为了在国际小行星研究领域争取一席之地。通过建立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中国正逐步揭开小行星的神秘面纱,为人类应对潜在的天体威胁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45-6267-0.html中国建小行星防御系统?这场灾难只能自救!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