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也是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之一。7月28日,我们迎来了第十四个“世界肝炎日”,我国的宣传主题确定为“消除肝炎,积极行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作为我国肝炎防治的领军人,她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巨大进步。
李兰娟院士回忆,在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传染科工作,面对的第一批患者就是病毒性肝炎患者。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病死率极高。面对患者家属的无助,李兰娟院士深感责任重大。
1992年,中国启动了全国性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标志着中国防治乙肝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流行率较高,中国被划入乙肝高流行区。这一结果促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变现状。
在预防方面,乙肝疫苗的出现是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1992年,中国乙肝疫苗接种被正式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当时疫苗及注射均需要自费。2002年1月,我国将乙肝疫苗正式纳入计划免疫,疫苗免费但仍需支付接种费用。随后,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确保每个新生儿都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到了2020年,根据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抗原流行率已降至5.86%,标志着我们在预防肝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治疗方面,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上市,肝炎治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从最初的保肝降酶药,到抗病毒核苷类药物的应用,再到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中国肝炎治疗已经实现了从“找药”到“选药”的转变。
(2022年,3.0版本李氏人工肝机器研发。受访者供图)
李兰娟院士在治疗肝炎方面的工作,尤其是“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提出和实践,为肝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肝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是中国肝炎治疗领域的一大创新。
此外,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珠峰”项目,自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治疗3万名符合条件的慢性乙肝患者,帮助部分患者实现临床治愈,也为我国肝炎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尽管我们在肝炎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因此,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推广早筛、早诊和早治,是我们当前和未来工作的重点。
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的努力,是中国肝炎防治进步的一个缩影。未来,期待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能够进一步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健康的生活。这不仅是医疗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期望。让我们携手合作,为打造一个没有肝炎威胁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45-6225-0.html李兰娟院士呼吁:加强肝炎防治,提高公众肝炎认知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