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被称为“生命之塔”。今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疗患者,切实减轻疾病负担,尽早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作为国内知名的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在肝病防控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结合方面研究颇深,她深刻理解肝病防控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李兰娟(左二)参与第一代李氏人工肝应用于临床救治。受访者供图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传染科第一个遇到的患者,就是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回忆道,是“大量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带她“敲”开了感染科的大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有限,许多肝炎患者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失去生命。李兰娟回忆,那时几乎每位感染科医生都需掌握肝病治疗的基本知识,以应对严峻的医疗形势。随着时间推移,她亲眼见证了肝炎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深重负担。
1992年的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高流行率令人震惊,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高流行区标准。这一现状促使李兰娟开始深入研究,试图找到改变这一趋势的方法。她的努力在一次偶然救治杭州棉纺织厂女工的过程中获得了突破。该女工因急性重型肝肾衰竭而昏迷,经过李兰娟采用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技术加活性炭血液灌流对该病人进行救治,经过一周的抢救,患者逐渐恢复意识。
这次成功的救治经验启发了李兰娟,她着手研发“人工肝”支持系统,这一创新为后来的肝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预防方面,自2002年,国家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中后,我国肝炎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李兰娟强调,乙肝疫苗的普及对于预防母婴传播至关重要,它显著降低了新生儿的感染风险。经过多年的努力,202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抗原流行率持续下降。
在治疗方面,李兰娟见证了从保肝降酶药到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历程。随着新型抗病毒药物的陆续上市,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使得更多的肝炎患者有望实现临床治愈。她特别提到,随着更多药物纳入国家医保和集采,治疗费用大幅降低,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此外,李兰娟团队在肝衰竭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研发的人工肝技术从1.0版本升级到3.0版本,显著提高了肝衰竭的治愈好转率为肝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李兰娟表示,要进一步降低肝炎的危害,除了医学进步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实现“三个早”,即早筛、早诊、早治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全社会对肝炎问题的持续关注与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消除肝炎,让健康生活成为每个人的常态。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45-6224-0.html李兰娟院士谈肝炎防治:预防、治疗与攻克之路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