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
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
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网络配图 云奇身为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
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实在蹊跷。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
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成为明初一大案。
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胡惟庸案真相到底如何?明代法令严峻,多讳言此事。
即使到清朝修《明史》时,也只是说胡惟庸被诛时反状未尽露,这不免让人生疑。
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 ?~1380,凤阳府定远县 今属安徽人,为李善长的同乡。
在朱元璋攻克和州时,归附红巾军,颇受宠信。
朱元璋登基,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
李善长是朱元璋攻下滁阳后,接纳下来的谋士,指挥作战,组织供应,事事皆能妥善处理。
还在朱元璋称吴王时,李善长便出任右相国,充分展现他裁决如流的才干,为功臣之首。
洪武元年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
徐达常年带兵在外作战,实权掌握在李善长手中。
之后,他的儿子李祺又被朱元璋招为驸马,权势更加显赫,成为朝廷中掌握实权的淮西集团首领。
淮西集团势力的日益膨胀,威胁到皇权。
朱元璋对他颇存顾忌,于是在洪武四年,以年高有病为名,让李善长告老还乡,时年五十八岁。
其实,朱元璋早就有意撤换李善长,还曾经向刘基请教合适人选。
网络配图 刘基说:善长为元勋旧臣,能调和诸将,不宜骤换。
朱元璋道:善长屡言卿短,卿乃替他说情么?朕将令卿为右相。
刘基连忙顿首道:臣实小材,何能任相?可能刘基预料到在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必然会受到排挤,故而坚决不肯任相职。
朱元璋又问:杨宪何如?刘基答道:宪有相材,无相器。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道:器量褊浅,比宪不如。
太祖又问及胡惟庸,刘基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区区小犊,一经重用,偾辕破犁,祸且不浅了。
朱元璋默然无言。
但是后来朱元璋还是根据李善长的推荐,任用了善于逢迎的胡惟庸。
刘基叹道:惟庸得志,必为民害。
胡惟庸得知后,便对刘基忌恨在心。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因李善长的提携,胡惟庸于洪武六年,进入中书省,与汪广洋同任右丞相,左丞相空缺。
胡惟庸入相后,他的精明干练很快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这期间,胡惟庸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为妻,结成姻亲,使得他与李善长关系更进一步。
有这样的元老重臣为后盾,胡惟庸更加胆大妄为。
加上李善长的旧属们也极力帮助他,胡惟庸可谓如鱼得水。
由于他逢迎有术,渐得朱元璋宠任。
到洪武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独揽丞相之权。
网络配图 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独揽丞相大权,生杀黜陟,为所欲为。
内外诸司所上的奏章,胡惟庸必先取阅,对自己不利的,就隐匿不上报。
他任意提拔、处罚官员,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功臣武夫失意者,都奔走于他的门下,送给他的金帛、名马、玩好,不计其数。
胡惟庸一时间权倾朝野,许多人都看他脸色行事,敢怒不敢言。
对于异己者,胡惟庸必定会打击报复。
之前,因入相问题,胡惟庸就与刘基有过节。
恰恰瓯闽间有一片空地名叫谈洋,一向为盐枭占据,刘基奏请设巡检司进行管辖,盐枭不服,反而纠众作乱。
刘基儿子刘琏将实情上奏,没有事先向中书省报告。
掌管中书省的胡惟庸认为刘基蔑视他,越加愤怒,于是唆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刘基,诬称谈洋有王气,刘基想据为己有,用来修墓,应严加惩处。
朱元璋便对刘基夺俸,刘基忧愤成疾,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大将军徐达对胡惟庸的擅权乱政,深恶痛绝,便把他的劣迹上告朱元璋。
谁知竟被胡惟庸闻知,忌恨在心,企图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福寿谋害徐达。
但因福寿揭发,未能得逞。
可见胡惟庸气量狭窄、心计毒辣。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32-5164-0.html中国最后宰相胡惟庸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诛其九族历史真相是什么?是真的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