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跑到梁山去报告,但梁山好汉在得知后,却是体现得十分镇定,不慌不忙,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常识:秋问斩,即便是一些已经被判了死刑的犯人,通常也不会立即被斩首。
但是秋天过后,那天必须是差一刻就到中午了。
当然,后来宋江因为犯下的事情实在太大,也考虑到等待的风险,所以没等到秋天就开始被处决了,但当天却是真的等到了午时三刻,这才有了前来救他的梁山好汉们,宋江才被成功救出。
其实,如果我们看多了古装剧,就可以发现,无论是男女主人公,基本都是等到午时三刻,巡官说了一个"斩"字,刽子手的剑即将落下,才被远道而来的人救下,如果再晚一点,那么这个人的性命就保不住了。
但正是因为要等到午前三分钟,这名男子不仅成功保住了性命,还可以对监狱官员进行报复。
这不免让人对此产生疑问,古代的死刑犯在行刑时,为什么要等到秋后才能问斩,而且必须是午时三刻?这不是白白给事情增加了很多变数,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意外,其实这里面有玄机,完全是古人的世界观、宇宙观在指导。
世界观决定了人的方法论,进而彻底决定了人的行为准则,秋后问切和午时三分这一法则,正是源于古人"天人合一,阴阳相克"的世界观。
《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无劫掠,无狱讼",古人认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此时不应伤害生命。
董仲舒时期提出"天有四时,王有四策,庆、赏、罚、刑对应春夏秋冬",将天地间的四时与人社会中的四种行为对应起来,为秋后杀人之事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也有现实的考虑,也就是说,在古代,对于农耕社会来说,春夏之交大家都忙于在土地上劳作,要等到秋冬才有一些闲暇时间,那么到了秋冬季节,可以有更多的"观众",自然可以起到更大的震慑作用。
至于为什么要在中午执行,则来自于人们"阴阳相克"的思想。
古人认为,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此时处决犯人,可以使犯人死亡时产生的怨气、阴气等阳气充分消除,不至于形成阴物如鬼害人间。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32-2245-0.html历史人物解读:古时候死囚犯问斩为什么要等到秋天 这个时间有什么意义是真的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