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涵盖面广、千头万绪,既有涉及国计民生的家国大事,也有关系柴米油盐的民生实事。畅通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须从根本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当前,一些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依然顽固多发,既有反弹回潮的老问题,也有隐形变异的“新马甲”,要充分认识形式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
明确基层治理权责边界的划分。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是基层负担重的主要症结所在。有的上级单位以简政放权、属地责任等名义,向基层转嫁责任而不给予相应的资源或支持,导致基层任务“超载”。要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明确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重点解决基层治理中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一致、职能不匹配等问题,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领导机关要带头改、带头治,涉及多个上级部门的要明确整改分工,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切实保障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坚决防止“上级生病、基层吃药”。
不放过“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花样翻新。要加强对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号和工作群组等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构建高效集成政务平台,扩大数字政务应用场景。对于已建成的政务应用程序,要加强统筹,对功能相近、重复的应用程序或工作群组进行整合,以“算法调优”增进实效。通过加强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打通部门间的无形壁垒,用“算力”解放“人力”,更多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腿”、人员少“跑路”。同时,坚决整治各类数字签到打卡、积分排名、拍照转发过频过繁等问题,防止利用技术手段搞机械执行、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
力戒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应是真抓实干的有力举措,现实中却容易陷入“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怪圈。要简化工作流程、整合数据报表、优化考核体系等,消除文山会海、重复填报等“无效循环”,斩断“繁文缛节”,实现任务规划科学化与资源配置合理化,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无效劳动中解脱出来;要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加强评估审查,严控会议数量、控制规模规格、提升质量效率,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严控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总量,精简种类数量、注重创建示范实效、不搞达标活动;要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整治成效的重要依据,不能搞“大水漫灌”“人人过关”,切忌“雷声大,雨点小”。
2023年9月26日,在河北省枣强县河西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共同制作廉政剪纸作品。
用改革的办法为基层减负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取得实效,必须找准深层次矛盾,以改革思路深化问题整治,用创新的办法让基层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
注重思想引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清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准确把握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在铲除形式主义土壤上做文章,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坚持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盯紧“关键少数”,推动“关键少数”身体力行、发挥好“头雁效应”,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基层更加有感,推动广大干部轻装奋进,不断增强抓落实的意识,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注重务实管用。有的放矢,注重从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深入剖析经常发生、普遍出现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善于“解剖麻雀”,做好以小见大的文章,推出更多务实管用、可操作、能落地的改革举措,对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有针对性地拿出实招硬招。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注重细化实化措施要求,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压缩工作模糊空间地带。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解决新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有针对性堵塞制度漏洞,不断健全符合规律的工作机制、运作方式和审批程序,力求简洁明了、具体实在、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执行。
注重协同配合。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源头治理,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级部门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兴“短实新”的文风,开短会、少开会,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基层不搞花架子、“材料政绩”,不堆资料、凑数据,不做上墙不落地、留“痕”不留“心”的虚活,多做“上门服务”的实事。把“解决一个问题”与“解决一类问题”结合起来,坚持边整改、边总结、边提升,举一反三、系统施治,推动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统筹解决;把为基层减负与激励担当作为结合起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引导和激励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工作导向,把规定要求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
2023年6月30日,在陕西延安宝塔山参观的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要认真梳理总结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逐步从根本上消除形式主义,确实达到为基层减负的目标。
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和保障作用。《若干规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近年来整治工作的制度规定贯通起来,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对统筹为基层减负作出制度性安排,从制度上铲除加重基层负担的土壤,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若干规定》运用制度手段进一步明确基层治理权责,回应基层干部群众关切与期盼,建立清晰明确的制度规范,作出一系列禁止性、限制性规定,推动整治工作在制度轨道上规范化运行,引导广大干部多在实效上用真功夫、少在形式上动歪脑筋,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实际工作成效的评估,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时刻铭记责任在心、担当在肩,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真正把工作实绩作为衡量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以考准考精考实为出发点,切实优化精简考核体系、指标和方式,减少对形式主义指标的考核,重点解决考核体系设计繁琐、指标设置过细过碎等问题,坚决整治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现象,推动片面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用好考核“利剑”,推动考核管理规范化,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完善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形式主义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要出重拳推动“当下改”,也要加强常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若干规定》健全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必须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制度执行。应将整治回头看、防反弹等融入日常工作,使基层干部从超发超开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形式主义的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坚决纠治那种顾“面子”不顾“里子”、重形式轻实效的顽疾,进一步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面从严管理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于萌芽,对形式主义不仅公开曝光,而且严肃处理,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作者系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30-15651-0.html为基层减负重在“实”字当头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为基层减负重在“实”字当头
下一篇: 在田间地头上好“行走的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