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从体制机制上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6月19日拍摄的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项目。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健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破产退出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将高质量发展落实到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之中。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体两面、互为支撑的关系,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从市场体系基础制度、要素资源配置、市场环境和质量、市场开放和市场监管机制等出发,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好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有为善为。从经济角度来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现为政府有为善为,核心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这既要加强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导向作用,又要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建设,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切实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性、系统性、有效性。优化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机制,合理把握调控的时度效,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除了运用经济手段外,还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文化伦理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完善综合性经济调控系统,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完善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主要解决高质量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主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主要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利于调动各方改革的积极性,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着手,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实现改革由局部突破到全面深化的转变,进而完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循环高效畅通,而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标志就是供给、需求不仅在总量和结构上平衡,而且在动态上平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供给端进行深层次调整以提升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新供给创造和引领有效需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自主驾驭能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决策协调体系、监督考评体系,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推进创新性、深层次、系统性改革,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增强激励约束机制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长效机制。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明确推动体制机制落地见效的任务清单,打通制度执行的堵点难点,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这是陕西安康水电站大坝(2024年6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三、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体制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质态和产业变革具有决定性影响,要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健全各类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改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有效途径,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使传统产业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有效释放。健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实体经济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根本力量,数字经济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重要助力,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方向指引。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加强数实融合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推进运行机制、创新体系、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构建适应二者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数字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二者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程度上融合。
健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体制机制。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关键要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上用实劲,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整体发展效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总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关键环节。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作者系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30-15495-0.html全面深化改革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着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