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准确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内涵和要义,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2024年7月30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许家村一带,成片的高标准农田排列整齐,与青山、村落、村道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无人机拍摄)(来源:千龙图像库)
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改革开放是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正确历史选择,是应人民愿望而生,体现了人民要求与党的主张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从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起点。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党在改革开放中作出的重大决策,都是全党智慧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无论推进什么领域的改革,无论改革推进到哪个阶段,我们党始终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主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个根本的经验就是党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来自人民,使命立足于人民。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胜利时指出:“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这就是我们党决策改革和落实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改革实践活动的基点。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牵着“民”。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不忘改革开放初心、牢记改革开放使命,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区域,在确定方针、谋划战略、制定政策、推进落实、督促检查、考评效果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将人民的要求放在优先考量的重要位置,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始终不能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2024年7月31日,天坛位于北京城的南端,北京中轴线偏东一点的位置,总面积约273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四倍,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之地。天坛是古代祭祀建筑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来源:千龙图像库)
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2次重要会议,引领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航程。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一件件关乎百姓的大小事被列入会议议程,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同时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新征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这样一个生动比喻:“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问题是阻碍前进的“拦路虎”,更是改革的起点、创新的突破口;社会就是在不断突破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进步的,改革就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往前推进的。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涉改革的“深水区”,啃改革的“硬骨头”,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民之所需所盼中准确分析矛盾趋势,在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精准发力直面矛盾挑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确保改革举措回应民生所急、顺应民心所向。
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改革的决策、举措和方案等必须及时回应人民期盼、充分体现人民愿望、切实保障人民利益。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场。时代在进步,人民的期望在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标准要求也在升级。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人民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之源,也是必须紧紧依靠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成效要用实践来检验,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只有对群众的呼声“有求必应”,群众对组织的号召才能“一呼皆应”。改革的每一步,都要葆有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情怀;改革的每一程,都要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各个环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政治逻辑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要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凝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改革的全链条上,多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历史的巨笔,常在关键处落墨;伟大的征途,总在开拓中奋进。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我们要始终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愿相统一,将党的行动和广大人民心声相结合,带领人民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30-15481-0.html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原则
下一篇: 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