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谋划和部署一系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任何一个都会影响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同时,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各类企业平等待遇,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前提,没有效率的公平是缺乏根基、难以持续的公平;公平是提升效率的有力支撑,没有公平的效率是难以为继的;没有效率或没有公平,最终会造成效率和公平一起丧失,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完善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兼顾效率和公平,通过提高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维护公平实现地区、城乡、群体的平衡发展,既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既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党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协调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使总目标和分目标、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效衔接、接续推进;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合理把握宏观调控的时效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产业、区域、科技等政策紧密配合,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完善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
2024年5月16日拍摄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城市测试跑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照片,北京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实现经济治理现代化。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方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保持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使生产要素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政府要定好位,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更多发挥政府作用,也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而是在确保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使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市场监管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方面,市场监管到位、手段科学有效、措施务实得力,是有为政府的重要体现。
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不仅要完善经济制度,也要不断提高经济治理能力。经济治理现代化,就目标体系而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不仅统筹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等基本目标,而且兼顾民生保障与生态治理等重点内容,实现分工合理、协同高效、目标一致;就治理方式而言,从全局出发、从系统出发,兼顾效率与公平,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多重治理目标中实现动态平衡;就治理手段而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4年7月4日拍摄的福州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分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照片,福州
扎实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优化各类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协同高效、法制健全的治理体系,内外循环、安全可控的全面开放体系。加强统一大市场制度建设,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营商环境,建立公平规范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断降低制度性成本和物流成本。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和难点。深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深化户籍和社会保险等制度改革,破除劳动力和人才在城乡、区域和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流动障碍;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完善资源配置方式。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促进市场监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全面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实施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
总之,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系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30-11993-0.html着力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在勇于自我革命中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下一篇: 改革之潮澎湃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