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SiC硬度大和易脆裂等特性,晶锭切割成为制约SiC器件制造核心瓶颈。近期,日本Dry Chemicals开发了一种新的工艺,能够将SiC晶圆的制造成本降低20~30%。
该技术的核心是在晶锭上进行开槽,这样可以使得晶圆切片的时候更加平整,从而减少晶圆表面的研磨、抛光等后处理所需的步骤数量。目前,该公司将于10月份开始晶圆代加工,并且对外销售该设备,预计第一年销售5~10台。
该技术的步骤主要是在切割前,先用磨石在晶锭要切割的位置开出一个圆周凹槽,这些凹槽可以充当线锯的导向装置,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切割晶片。
由于SiC晶体特别坚硬,在切割的时候会发生漂移,如果有凹槽,磨粒可以有效地渗透,从而很难发生漂移,这种方法能够将晶圆表面的损伤控制在最小限度。对于厚度为15mm的晶锭、可以切割20个凹槽,目前该工艺所能切割的最大晶锭厚度为40mm,可以切割75片晶圆。
一般情况下,对晶锭切割后需要对晶圆的端面进行加工刮平,但基于这项工艺的晶锭切割,会直接形成刮平,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只需要在切割后立即进行镜面研磨、化学机械抛光(CMP)、清洁和检查即可获得成品。
SiC切割
为了提高良率,近年来不少企业都采用更为先进的激光切割和冷分离技术。
其中英飞凌通过收购一家名为SILTECTRA的科技公司,掌握了SiC的冷切割技术,该切割技术主要分为2个技术环节。首先是用激光照射晶锭剥落层,使SiC材料内部体积膨胀,从而产生拉伸盈利,形成一层非常窄的微裂纹。第二步则是通过聚合物冷却步骤将微裂纹处理为一个主裂纹,最终将晶圆与剩余晶锭分来。该技术能够将材料损失降到最低,并且让单个晶锭可出产的芯片数量翻番。
在激光切割SiC这一领域,国内也有企业正在探索。今年5月,德龙激光表示其已经布局SiC晶锭切割,已经将6英寸的加工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且分片后研磨损耗小于 50 微米,在总体时间上,德龙激光的一锭切出来30片晶圆,大概需要4~5个小时,相对于传统的金刚线则只能切出22、23片晶圆来说,激光切割效率提升了40%左右,目前德龙激光的最大可切割尺寸为8英寸。
(文:化合物半导体市场Jump整理)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27-8451-0.html日本开发这项新技术,可将SiC晶圆制造成本降低30%!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新增6个SiC项目,3家上市公司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