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巨头英特尔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其最新的半导体技术——「Intel 20A」,其中的「20A」中的A代表「埃米(angstrom)」,即表示1纳米的10分之1的长度单位,所以20A即指2纳米。这一举措旨在引领半导体领域的创新,与台积电(TSMC)和三星电子展开的竞争中扭转英特尔的劣势。
目前,半导体尖端技术的衡量指标通常使用纳米单位,具体来说是半导体电路的线宽。电路线宽越细,半导体的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容量就越高,同时能够抑制电力消耗,助力半导体晶片的小型化。半导体制造商一直在不懈推动电路的微细化,以追求更高性能的芯片。
回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历史,英特尔在1971年推出的「Intel 4004」成为技术进步的起点。当时的线宽约为10微米左右,相当于1万纳米。从那时起,按照半导体晶片单位面积性能每约两年翻一番的「摩尔定律」,不断实现了微细化。
然而,如今半导体行业的最尖端技术是台积电和三星即将量产的3纳米半导体,而英特尔的最新技术仍然停留在7纳米。在2010年代后半期,英特尔在生产技术的发展上逐渐滞后,被竞争对手迅速甩在身后。
尽管英特尔宣布了「埃米时代的到来」,但并没有明确表示「20A」指的是电路线宽。实际上,5纳米、3纳米等技术参数与电路线宽的实际尺寸在约5年前就开始出现偏离。至今,关于应该在半导体电路的哪个位置进行测量的国际标准仍然没有确立,而台积电和三星即将量产的3纳米技术也只是「企业方面的说辞」,这是半导体设计公司高管的说法。
因此,虽然英特尔宣称「埃米时代」的来临,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一种长度单位。这更像是一种市场营销口号,旨在突显公司的先进形象。
那么,目前的线宽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通常是将单位面积的半导体元件数与过去的自身产品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元件增加了多少。尽管这种比较方法简单易懂,但不能单纯依赖这个数值来评估性能。更重要的是关注实际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容量、省电性能、订单量等多方面因素。这样的全面观察将更有助于了解半导体技术的实际创新水平。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27-38433-0.html半导体技术即将迈入1nm以下的新纪元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扶桑化学面临资本支出困境,却决不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