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BC电视台第七频道,新闻访谈节目「Getting Answers」直播间里,Stanley Zhong 和他的父亲Nan与主持人相对而坐。镜头中,这个刚刚从高中毕业的18岁华裔男孩面带微笑,谈吐自信大方,正逻辑清晰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显露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从容。
这两周,Stanley Zhong的名字正在社交网络上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几乎所有的北美华人家长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各大论坛都在转发热议着他的经历:
毕业于硅谷著名公立高中Henry M Gunn High School的Stanley成绩拔尖,SAT和GPA接近满分,多次获得Google、MIT等国际顶级编程赛事大奖,还创建了自己的 Startup,甚至刚高中毕业就被谷歌看中,特招录用他为软件工程师。可就是这样一位足以用「编程天才」来形容的少年,在申请大学时,竟然连续遭到16所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拒绝,除了斯坦福、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等排名顶尖的院校,就连加州大学UC系也几乎全军覆没。
一面是纷至沓来的冰冷拒信,一面是有目共睹的亮眼成绩。这巨大矛盾和离奇遭遇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围,也让 Stanley的父亲Nan陷入巨大的困惑和疑虑:美国高校到底是以什么标准在招收学生,录取流程是否公正公平,又有多少暗箱操作是我们不知道的?
9月30日晚上,Nan把儿子的经历分享在Palo Alto一个本地家长群里,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迅速引发北美华人热烈讨论,其反响的巨大程度远远超乎了 Nan的意料:“到星期天,也就是第二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美国各大地区。我在西雅图,芝加哥,纽约,中国还有迪拜等地的朋友给我来电来信,说他们在当地华人家长群里看到这个消息。看来对这个事情大家真的是非常关心,确实也是切到了大家的痛处。我也收到了大约20位家长发来的邮件,表达他们的支持。”
这两天,硅星人也联系到Stanley 的父亲Nan,在对话中,他与我们分享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来自Nan Zhong在社群的分享自学编程,创立公司,18岁成为Google L4
翻开Stanley的漂亮履历,他的出色程度不由令人惊叹:
SAT 1590(满分1600), GPA (Unweighted / Weighted) 3.97 / 4.42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入围者(全美前 1%)晋级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Google Code Jam半决赛带领团队在麻省理工硬核AI编程比赛 MIT Battlecode 中获得全球高中组第2名,全美第1名成立电子签名初创公司RabbitSign建立非盈利组织教低收入的孩子学编程学校竞赛编程俱乐部主席
Stanley在MIT Battle Code比赛现场,图片来自Nan Zhong
Nan说,尽管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但Stanley入门编程则完完全全是靠自学(据Stanley自己说是启蒙于玩「我的世界」游戏),他也向我们分享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年暑假,Stanley主动提出想为爸爸做点事情。Nan当时正在做一家帮助消费者进行保险比价和购买的平台,起初听到孩子这样说,他“根本没指望能做什么东西出来,真实想法是,只要别玩游戏,干啥都行”。于是他让 Stanley使用特定工具把网站流程走出来,使用户填写信息就可以拿到保险报价。
“没想到过了几天,他捣鼓捣鼓还真就给做出来了,而且质量还挺好”,Nan说,“那是我第一次真的很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教过他,他的coding全是自己学的,写出来的质量并不比我差。”一周后, 他直接给Stanley的代码权限并正式投入使用。那一年,Stanley只有11岁。
另外一次是19年,家里在国内探亲,正好需要签一个文件时, Nan的信用卡被风险提示而无法通过,DocuSign用不了。回程的飞机上,他试探性地问儿子要不要试试写电子签名程序,提示就只有一句“看看AWS(亚马逊云计算服务)能不能用”。结果四周后到了圣诞节假期,Stanley再次做出来,前后端全部一人独立完成。
所以当面对网络上除了支持,也同时出现的各种质疑声时,Nan无奈地笑着说:“还有人说这一切是我替他操办的,这个说法真把我给逗乐了。Stanley 14岁那年我就跟他比试过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同一个编程比赛,我做完简单的第一道题的时候,他已经做完那一道,另加四道更难的题。那时候我就知道我跟他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了。编程这方面,他比我强。” 至于偏科,Nan表示,“他的GPA 将近4.0,我实在不知道偏科的定义是什么。”
而Stanley的电子签名项目从雏形到正式创建公司RabbitSign,是因为疫情期间,他看到许多人被困家中,e-signing的需求很高,导致DocuSign这类公司股票狂涨。这个男孩觉得,危难时刻,难道不应该给大家帮帮忙吗,怎么好意思收那么多钱呢?Nan告诉硅星人,“这和他们这代人看问题的角度有关,我跟好几个人聊过,大人会从商业价值的角度考虑赚不赚钱。而他想的是,这件事也没多难,我可以做一个免费的出来给大家用。”
Stanley在电视台采访中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图片来自ABC 7
他的才能很快被嗅觉敏锐的硅谷科技巨头们发现。
在AWS对Stanley的电子签名项目做Well Architected Review时,评估专家被惊艳到了:review过成百上千个案例,这个小男孩的代码无论从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是数一数二的,不亚于几百个工程师团队做出来的产品。于是项目继续被推荐到AWS做成功案例研究,而评估人员也打来电话,希望推荐Stanley本人到亚马逊做L5级工程师。
这让Stanley想起,自己五年前曾收到过一个Google recruiter的面试邀请,对方从GitHub看到Stanley的联系方式,但并不知道那时的他才只有13岁。由于不到法定年龄,那位招聘员说,“等你到18岁再来吧!”
Stanley五年前回复Google recruiter的邮件,图片来自ABC 7, 版权属于原作者
18岁的Stanley联系了回去。按照对等L4参加了面试,并顺利拿到offer,正式成为谷歌的一名全职软件工程师。要知道,达到Google L4级别是需要博士毕业或有多年工作经验的,Stanley小小年级就取得如此成绩,足以证明实力已得到权威官方相当程度的认可。
Stanley Zhong收到的Google Offer,图片来自ABC 7,版权属于原作者申请遭连拒,亚裔学生优秀就要被“反向歧视”?
但是,这个学科成绩突出,比赛所向披靡,心怀社会责任感,被亚麻和谷歌抢着要的自驱型编程天才,却曾在今年上半年申请大学时连遭16所高校拒绝。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Nan说,由于Stanley非常独立,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业计划。以孩子的水平,申请学校应该不算什么难事,他觉得有一天就会来报告好消息。“但是等啊等,一直没来说,我一问才知道这些学校全把他拒了。”
Stanley一共申请了18所学校,拒绝他的有: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CMU、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LA、UCSD、UC Davis、 UC Santa Barbara;对他发出录用通知书的就只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马里兰大学这两所。
Stanley曾收到的UC Davis拒信,图片来自ABC 7,版权属于原作者
Stanley觉得,如果只是几所学校拒绝,例如Stanford、MIT、CMU这些历来门槛很高的其实也能理解,但如果是包括UC系全部在内呢?又或是,“拒信可以提供合乎逻辑的理由,告诉我哪里不够好,哪里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无从得知,没有任何人知道。”
不过,当下他还是决定先暂时收起疑虑,去UT报道。也就是在参加UT新生培训时,上帝为他打开了那另一扇窗,Google的橄榄枝递了进来。
看着儿子经历了这几次起起伏伏,Nan决定,还是要把这件事分享出去, “如果一个优秀的学生只有10%的学校录取他,那这个保险系数是相当低的。将来跟他类似条件的说不定就会连一个录取的都没有。” 他觉得Stanley某种程度上还算是幸运的,如果同样优秀的孩子,没有拿到Google offer,也像这样申请受挫面临没学可上,他的人生该怎么办呢?“Stanley的遭遇也许对更多的华人家长有参考价值,我们需要呼吁录取过程透明、公正、公平。”
于是正如前文所说,也许是因为太有共鸣,从硅谷到整个加州、再到全美,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如潮水般涌来,不少 ABC、CBS这样的美国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更有很多家长给Nan发信分享了他们孩子的类似遭遇。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GPA 4.0的华裔小朋友,同样拿了很多编程大奖,各项活动都非常优秀,申请大学时居然无一录用,后只能去上社区大学。 “你能想象吗?一个成绩将近满分的学生,后要去读Community College。” Nan表示不能接受,“得有一个说法吧,不能说你大笔一挥拒了,人家这么多年的辛苦就白泡汤了。对前途这么大的影响,这个孩子不得不走一条很弯曲的道路,这是很不合理的。”
社交网络上,许多KOL也纷纷为此发声。X软件工程师Daniel Francis在X发文表示,“美国大学公然的种族歧视令人难以置信,不能因为受害者是亚裔孩子就置之不理”,得到马斯克的跟帖赞同。
图片来自X集合家长发声,呼吁改变
Nan觉得他应该站出来,把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发声。
他建了一个名为「College Admission Transparency」的微信群组,短短一周不到就有将近400人加入。大家分享着对Stanley的支持,感同身受的经历和见闻,热烈探讨着应该如何用行动来改变这些不公正的现状。每天,这个群里都有几百条对话。
这位清华理工科出身的父亲还制作了清楚详细的PPT文档,写出家长们的短期和长远目标,以及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们希望的是增加学校录取过程中的透明度。现在被拒了没有任何解释和理由,也没法做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如果把高校录取认为成一个权利,那么民主社会赋予的权利都需要制衡。现在美国的高校录取是黑箱操作,是不能让人放心的,没有制衡的权利会很可怕。”
Nan在 PPT中解释诉求
那么该如何增加透明度呢? Nan表示,可以说明拒录的原因,也可以请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在录取过程中进行抽查。“这样能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知道,胡来是会追责的。现在没有任何后果”,“我们希望能与高校建立公开平等的对话,未来也许还会集合印度家长一起发声。”更长远一些,也许可以为有天赋的孩子探索一条不倚赖传统教育的路径。
目前,Nan已向美国教育部递交了诉讼(civil right discrimination claim),Stanley的案例也已经在9月28日的国会听证中提交给了众议院的教育委员会。Nan已经组织过一次线上/线下群会议,当地10月15号周日,会有第二次更大规模的见面会,大家一起分工协作,把计划付诸行动。
Nan觉得需要有人挑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中有这种遭遇的孩子和家长通常选择息事宁人,久而久之声音会更微小。“有些支持我们的公益组织,说遇到的第一关就是「找不到原告」。”一开始Nan也考虑,如果把Stanley的经历作为一个“悲剧”来分享,他的精神压力会很大,“没想到分享出来大家还是对他的鼓励和赞扬多”。
不过 Nan也说如果Stanely没拿到Google offer,自己可能也没勇气做这件事,“就好像定位在一个不成功的状态,把他的痛处亮给人看。”他一直谦虚地表示自己儿子真的很lucky,但看过这个男孩在电视采访里的睿智、诚恳和谈吐、学识后,很多人都觉得,幸运的反而是Google。
根据美国“学生入学公平组织”2018年的数据,“一名亚裔学生有25%的录取几率,若为白人,该几率为35%,若为西班牙裔,几率升至75%,如果他是非洲裔,被录取可能性竟高达95%”。今年6月29日,美国高法院以6:3的投票结果推翻了大学招生采用平权行动的做法,并裁定考虑种族因素,特意对部分少数族裔给予“照顾”的招生政策是违宪的。尽管如此,现实中,Stanley这样的例子仍然比比皆是。
现在,谷歌软件工程师Stanley Zhong已经入职一周了。
目前他还在参加线上新员工培训,Nan笑称,“还没找到感觉呢”。
我们祝福这个孩子有无比光明的未来。准在招收学生?又有多少暗箱操作是我们不知道的。”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17-13161-0.html被谷歌破格录用的华人高中生 却申不上美国顶尖大学?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