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在子宫时,我们是100分的妈妈,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
孩子出生后,我们是90分的妈妈,环抱他,轻摇他,给予熟悉的子宫环境,温暖他。
孩子2-6岁,我们是80分的妈妈。
孩子7-11岁,我们是70分的妈妈。
孩子12-16岁,我们是60分的妈妈。
孩子17-19岁,我们是50分的妈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分数越低。
这个分是距离的分,从没有距离到有距离。这个距离不是要疏远,不是不关心、不照顾,而是给孩子一个有距离的拥抱的空间,让他在那个空间里,去摔倒去爬起来,看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看到妈妈的能力。
02
“足够好的妈妈”是英国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来的。温尼科特虽然自己没有子女,但在抚养子女方面为公共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BBC电台做了600场系列节目,出版了15本书,包括他的畅销随笔《家是我们启程的地方》。
“足够好的妈妈”是指母亲在婴儿开始的时候几乎是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适应越来越少,并根据婴儿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对她的失败。
也就是说,足够好的母亲是跟随孩子的反应,直觉性的感觉孩子不断变化的需求,足够好的母亲会提供足够好的抱持环境,母亲会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去对这个抱持性的环境作出调整,母亲与孩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创造更多的自由,使孩子变成独立的个体。
就拿孩子吃奶这件事打个比方,最初完美的妈妈是:婴儿想喝奶,妈妈的乳头立刻放在婴儿的嘴边,婴儿张嘴就能吸吮到。这时婴儿产生一种全能的感觉,感觉妈妈与自己是一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婴儿发现自己饿了,张嘴时妈妈的乳头却不在,这是婴儿对妈妈产生失望,在失望的过程中,婴儿意识到妈妈和自己是分离的,妈妈不可能满足自己所有的希望,从此婴儿滋生出自己欲望。就是成长过程中的这些挫折,让婴儿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产生独立的自我意识。
所以“goodenough"(足够好)就可以了,不用”perfect"(完美),这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生长出自己的能力和欲望。
03
如何成为“足够好的妈妈”,温尼科特给出了几点建议:
1、理解孩子的需求
我们人类的婴儿是早产儿,他在心理上是何等的脆弱,他努力地使自己存活下来,但是他却无法把握下一次喂养是什么时候,他无法跟自己和他人交流,因此抚养者应当要适应婴儿,尽他们所能来理解孩子的需求,而非在孩子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对他们施加要求。
2、让孩子发泄怒火
温尼科特知道在一个健康的婴儿身上会出现哪些暴力和仇恨。如果父母忘记喂孩子一顿饭,那么“孩子会觉得野兽会将他吞下”。婴儿可能想要杀戮和破坏,但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允许孩子发泄怒火,而不是威胁他们或教育他们这是“不好”的行为。他说,如果一个婴儿用大哭来发泄愤怒,而周围的人保持镇静,且没有被伤害的迹象,这种经验就会极大地增强他的能力,从而理解他所认为的真实的东西并非现实。
3、确保你的孩子不那么服从
当婴儿或孩子服从父母的规则时,父母会很高兴,这样的孩子会被称为“好”孩子。温尼科特会非常担心“好”孩子,因为这会导致温尼科特称之为“假性自体”的出现。假性自体是指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服从,而却一直压制自己本能。在温尼科特理论中,那些没有创造力,部分内在失去生命力的成年人,基本都是因为其父母不能容忍反抗,过早要求他们的子女“好”,从而抹杀了孩子本可以适当地"好",适当慷慨和宽容的能力。
4、顺其自然
如果糟糕的环境孩子不得不去适应,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变得早熟。举个例子,如果父母之间关系过于混乱,孩子就会过多思考当下的状况,他的理性能力就会被过多刺激。一个抑郁的父母可能会无意识地强迫孩子变得过度愉快。温尼科特发现“一个需要照看妈妈情绪的孩子有多危险”。对于温尼科特而言,父母健康的原始作用就在于有能力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撒手不管,能够对一个幼小、神秘、美丽而脆弱生命的行为方式和需求感同身受。孩子的独特差异必须被最大程度地认同与尊重。
5、认识到抚养的重要性
温尼科特发现,许多父母因为抚养孩子的事情弄得精疲力竭。他提醒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至关重要,对他们而言,他们和首相及内阁一样重要。温尼科特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称作“健康社会唯一真正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走向民主的唯一工厂”。
在我们变得“足够好”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温尼科特说,这是一项任务,“以自己的方式”,和其他任务一样重要。
作者简介:
王黎已帮助过3891人入驻年限3.8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126-14117-0.html什么是「足够好」的妈妈 ?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邮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绘本《我生气了》:告诉我们如何管理情绪?
下一篇: 超限效应:为什么说100遍孩子也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