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将军的家庭是个革命的家庭。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里,杨成武将军身先士卒,戎马倥偬,难得和家人团聚一次。他和他的妻子、孩子,几度遇险,由于人民群众的保护,才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真可谓出生入死!
杨成武的大儿子就是在战争年代里夭折的,后来他的大女儿也不幸离世。如今留下的6个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有的在空军,有的在陆军,有的在武警,分别从事科学研究、医疗保健等工作。他们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杨成武
她永远地安息在人民的怀抱中了1974年5月22日,杨成武终于从山西侯马回到了北京。周恩来总理在明亮的客厅里召见了他。见面第一句,周总理便说:“你回来不容易啊,成武!”
稍停了一会儿,周总理又说:“如果不是毛主席,可能没有你了!”
杨成武听后点了点头,是啊,如果没有毛主席,自己现在在哪还不知道呢。
最后,周总理沉痛地告诉了杨成武,你的大女儿在河南滑县不幸离世。滑县的人民群众主动为她建造了墓碑,如今,她永远地安息在人民的怀抱中了。
周恩来总理安慰杨成武说:“战争年代,你多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流血,这次,你的亲人又失去了生命,在我有生之年,要把你大女儿的问题处理好。”
周恩来说到做到,后来他曾亲自批示过3个有关杨成武大女儿问题处理的文件。哪怕是在后来周总理重病在床,不能起身时,也要邓颖超同志在旁边把文件念给他听……
周恩来
杨成武的这个大女儿的确命途多舛,从出生那天开始,就经历了很多磨难。
1987年3月,杨成武的家中突然开进一辆小轿车,车里坐着一位老人。看到老人下车,杨成武夫妇连忙热情地迎了上去,张口就喊:“金生大哥!”
杨成武的妻子赵志珍拉着老人的手,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们好想你啊!”
这位老人是谁?杨成武夫妇为何会如此激动?他与杨成武的女儿又有什么关系?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
出生在战火中的大女儿易生那是在1939年,冬季反“扫荡”前夕,杨成武带领晋察冀一分区部队血战大龙华之后,他的妻子赵志珍同志马上就要分娩了。当时环境十分艰苦,战局也很紧张,杨成武一心都在指挥战斗上,根本顾不上妻子。
好在有水泉供给部董永清部长的帮忙,他找来了妇产科的女医生陈霞辉,就这样,由陈医生陪伴着,赵志珍骑着一匹骡子,走了七八天终于到达了一个村子里。
杨成武、赵志珍
这个村子名叫白沙村。就在赵志珍刚生下孩子不久,日军就来了。村民们得知屋内的女子生下的是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孩子,立刻冲过来想要保护这母女俩。只见一个乡亲快速地卸下一个门板,绑好绳子后,把赵志珍母女放上去,然后和另一个村民抬起门板就跑,他们要赶在日军来之前离开村子。
离开白沙村后,几位老乡抬着赵志珍母女俩爬山涉水,跟着转移部队走了十几天。期间,赵志珍多次哀求乡亲们放下吧,歇一歇,但老乡们坚持一定要把她和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去。
终于,反“扫荡”胜利结束,杨成武率部来到岭西附近的一个村庄。搭好电话后,杨成武从董永清那里得知妻子已经分娩的消息,心里十分开心。分区副司令员高鹏和参谋长黄寿发闻讯后,喜得一个劲催杨成武,说是要一块去看看。
第二天在宁家庄,杨成武终于见到了死里逃生的母女俩。董永清一见面就说:“她们母女俩可真是大难不死啊!这多亏了善良的乡亲们,宁可自己牺牲,也决不让子弟兵和他们的后代遭到任何不幸。”
原来,就在他们转移的时候,突然在途中遇到了日军飞机轰炸。当时眼看一个炸弹被丢了下来,乡亲们立刻围在赵志珍母女旁边,炸弹的碎片瞬间四散开来。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好在大人孩子都没事。这一切多亏了乡亲们的保护。
赵志珍、杨成武
这时,妻子赵志珍说:“给孩子取个名吧。”
副司令员高鹏听后,觉得孩子是在易水河畔生的,不如就叫“易生”!
杨成武听后觉得很好,赵志珍也认可了这个名字。
1940年,日本鬼子又来村里“扫荡”,为了和同志们一起参加战斗,赵志珍只好先把女儿易生放在村民家里。但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件事竟然被日军知道了,他们直接包围了整个村子,又把全村人赶到一个空地上,用枪和刺刀作威胁,迫使村民们交出杨成武的孩子。
日军把假村长赵仲三(实际为中共地下党员)悬挂在树上,逼迫村民们交出孩子,不然就和他一样。说完,就对着赵仲三连开几枪,赵仲三英勇牺牲。
其实当时,怀抱杨成武孩子的妇女就站在人群中,但全村一口咬定,孩子早就跟着部队走了,根本不在村里。
日军不信,就把人群中几个抱孩子的妇女都拉出来,一一试探,到了真正的易生这里,抱她的那个乡亲面不改色,平静地哄着正在啼哭的孩子,看起来就像真的母女。
敌人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什么破绽,只得放村民回去,随后便撤走了。
然而,刚刚逃过此劫后,母女俩又在五峰寨遇险。
杨成武、赵志珍
那是在1943年,当时赵志珍带着女儿易生正随部队转移。她们来到了五峰寨,住在一个叫“不老庵”的地方。这里的地形很好,南面不远处就是八路军二十五团团部的驻扎地,东面还有二十五团的一个侦察连。附近只有一户人家,四间小屋,很是隐蔽安全。因此,这里还被戏称为“不老庵格勒”。
这户人家是一对兄弟,哥哥叫金生,还没成家,弟弟已经有了家室,但也都住在一起。
这天,几个八路军送了一名病号来到不老庵,赵志珍抬头一看,来人竟然是自己的丈夫杨成武!原来杨成武患了疟疾,正好被送来这里养病,没想到一家人竟在这个地方团聚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杨成武一家和房东一家熟络起来。根据当地的习俗,金生管赵志珍喊“老姑”,把杨成武喊“姑父”。而杨成武夫妇,则像一家人一样,把金生叫作“大哥”,他的弟弟喊作“二哥”。
突然有一天,杨成武正在炕上吃饭,警卫员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报告,说有一股日军正在往杨成武所在的不老庵方向前进,不远处已经能听到枪声了。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侦查员跑来报告说,敌军已经和二十五团交上火了,日军连掷弹筒都用上了。指导员催杨成武快走,眼看日军在往不老庵的方向进军,杨成武也意识到,他们的行动可能被敌人发现了。
杨成武
正在这时,天空中传来了敌军飞机的声音,随着飞机的呼啸声,一个炸弹被丢了下来,易生直接被吓哭了。杨成武刚抱起孩子准备哄,没想却被赵志珍一把夺了过去。赵志珍关切地说:“你快走!别管我们!”
一旁的金生大哥也着急的不行,催促杨成武快走。
此时日军已经冲到山坡,离不老庵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了,头顶上还有敌人的飞机在不停扫射,情况十分危急。杨成武见状不得不冲了出去。
在战友的帮助下,杨成武几人爬上了西边的山坡,此时敌人已经从东边追下来了。没办法,杨成武他们只好又翻过西山梁,过了一条山沟,蹚着水往更远的山头跑去。直到他们跑到了天津沟,才终于把敌军甩掉。
再看不老庵方向,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原来在他们走后,丧心病狂的敌军找不到人,就干脆一把火烧了这四间房。
杨成武虽然暂时安全了,可他还担忧着自己的妻儿,正在这时,他的疟疾病发作了,浑身冒冷汗,看着眼前的大火,想着妻儿不知安全与否,他更加难受了。
杨成武
第二天,得知敌人撤退了,杨成武马上带着人往不老庵处赶去。爬上山坡,看到眼前的一片废墟,杨成武心跳得厉害。正在这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呼喊:“杨师长!你回来了!”
杨成武仔细一看,喊话的人正是金生大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忙问金生,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怎样了。
当得知大家都很安全,什么事都没有时,杨成武这才松了一口气。
穿过那片烧焦的废墟,杨成武看到了妻子和女儿。此时,赵志珍正抱着易生,小声地唱着歌,虽然是在一个简陋的草棚中,但眼前这幅场景看起来却让人感到温馨。
此番母女二人能逃过敌人的追击,多亏了房东金生大哥。原来,日军到达不老庵的时候,金生已经带着赵志珍母女躲在了附近的一个石崖下面,石崖那里有一个能进两三个人的洞。安置好母女二人后,金生和弟弟夫妇又躲到了另一个山洞里。等日军到来的时候,看到屋内没人,以为八路军跑远了,就没有仔细搜山,他们因此躲过一劫。通过这件事,再次说明了战火中军民鱼水之情,八路军的胜利,离不开老百姓的帮助。
杨成武全家照
革命友情把将军和庄稼汉的心连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撰写了一部长篇革命斗争回忆录——《敌后抗战》。其中有一节叫做《五峰寨遇险》,真实地记述了那次遇险的事情。这本书出版没多久,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就开始播放全书内容。一次,乡亲们正在听广播,突然从里面听到了熟悉的地名和金生的名字。大家激动地找来金生,七嘴八舌地说:“原来你以前说的都是真的!杨师长没有忘记你啊!”
此时的金生已经是年迈的老人,听到孩子们学着播音员的声音,绘声绘色地讲着多年前他经历过的事情,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有这回事,是有这回事……”
老人心里琢磨着,毕竟是患难之交,趁还能走动,我得上北京见见他去。多年来,老人一直未婚,跟侄子过日子。可他把心思跟侄儿一提,侄儿却劝他:“几十年没有来往,人家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能见咱吗?别去啦。”金生大爷没吭声,又悄悄来到侄女家,让外孙子搀着乘车直奔北京。侄儿闻讯,也急忙赶去。
他们来到全国政协接待室,指明要找杨成武副主席。随后,一个电话打到杨成武的办公室,秘书把此事告诉了首长,杨成武一听,激动地说:“快请金生大哥来家,我要见他!而且要早见!”
终于,金生大爷的意愿实现了。将军和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并排坐在了一个沙发上,却又那么和谐,自然。
左为杨成武
“你的模样还是那样!”金生老哥定睛看着杨将军,良久才说。
“你的身体还好吧?活到85岁,不容易,有福啊!”赵志珍望着金生大哥,深情地说。
三个人坐在沙发上热情地诉说着近况,突然,金生大爷开口问道:“易生呢?多少年没见了。”是啊,转眼多少年过去了,还不知道当年那个让他钻山洞救下的孩子如今怎样了。
“易生不在了……”赵志珍说着哭出了声。
老人听到易生的遭遇,悲伤地抽着烟,一言不发,那可是他亲手抱过的、拼命救下的孩子啊,如今却……
为了缓和一下屋里悲痛的气氛,杨成武将军和夫人问起了金生大爷那里的情况,问起那里的亲人、那里的村庄、那里的山岗。
老人回过神来,忙说家乡人都很好,只是这几年有冰雹,庄稼不太好,还吃着国家的返销粮。
杨成武、赵志珍
杨成武听后,想了一会儿,赵志珍则转身进了屋,拿出一些棉衣、毯子、食物,还有200元钱,让金生大哥带回去。
老人一看,连忙挥手:“俺不是来问你们要东西的,俺只是想来看看你们,这些俺不能拿。”
“这是一点心意,钱不多,还有一箱糖果,回去分给孩子们。以后有什么难处,就捎个信来。”杨成武夫妇真诚地说。
老人眼里又一次闪着激动的泪花,嘴唇不住地翕动着:“这次来,俺见到了你们,死了也就瞑目了……”
话儿说不完,情谊叙不够。将军和老农促膝交谈,感情是那么的深厚,言语是那么的诚恳。
丰盛的晚宴开始了。
将军和夫人把老人请到上座,倒满酒后,大家一起举杯。杨成武首先端起酒杯,和妻子一起给金生老人敬酒:“祝金生大哥健康长寿!”
“到了这里,我不客气。”老人说罢举杯一仰脖一饮而尽。老汉活到85岁,第一次遇到这种场合,由将军一家为他夹菜、为他倒酒,这顿饭他吃的安心、踏实,也舒心。
杨成武
吃过饭后,杨成武提议大家与老人家一起合个影,金生大爷早就有这想法,没想到还没张嘴,将军就直接说了。
随着相机的快门声响起,杨将军和夫人、儿子、老人的侄儿分站两边,永远地留下了五峰寨的回忆,留下了我党干部和老区人民一颗紧紧相连的心。
只是,等金生大哥走了,杨将军却又陷入了沉思:在今天的形势下,怎样使曾与我们同甘共苦的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呢?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110-8830-0.html1974年,杨成武回到北京,周恩来 如果不是毛主席,可能没有你了(杨成武回到北京)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