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点亮”三峡
近年来,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市万州区、奉节县、巫山县,湖北省宜昌市的秭归县、兴山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增值转化的实现路径,实践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双向互动,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三峡库区自然人文特色挖掘等为抓手,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逐渐形成一江碧水、满山红叶、诗画三峡、脐橙走廊、大国水利等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12月1日,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截至11月25日,三峡船闸2023年过闸货运量超1.56亿吨,突破2022年全年货运量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共运行10210闸次,过船39463艘次,通过旅客16939人次。自2003年通航以来,三峡船闸已安全高效运行20年,累计过闸货运量19.96亿吨。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12月2日,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峡人家风景区,演艺人员在为游客进行民俗表演。宜昌5A级旅游景区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它以“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的独特地理位置,每年吸引着上百万游人。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12月2日,汽车行驶在湖北宜昌市兴山县水上公路上(无人机照片)。近年来,宜昌市兴山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大山深处描绘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船舶行驶在红叶掩映下的长江三峡重庆巫山县水域(11月30日摄)。近年来,借助红叶景观资源,巫山县持续打造巫山红叶节品牌,通过16届的举办,巫山红叶节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游客乘坐纯电游轮“长江三峡1”号通过葛洲坝三号船闸(12月1日摄)。近年来,湖北宜昌市“长江夜游”将城市景观、水电文化、三峡特色和夜间休闲深度融合,现已成为宜昌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游客在重庆奉节县依斗门景区游览(11月29日摄)。近年来,奉节抓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将历史文化资源发掘、活化起来,建设“诗香城市”,打造诗词文化品牌,千年“诗城”魅力彰显。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这是11月28日拍摄的重庆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脐橙观光园一景。近年来,该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禀赋,大力发展特色脐橙产业,走上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从2015年到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近9000元增加到17850元。目前,欧营村脐橙种植面积扩大至7580余亩,正加强智慧农业系统布局,打造脐橙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智能化种植示范片。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在重庆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村民在展示刚刚采摘的脐橙(1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在位于万州区的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11月27日摄)。该企业近年来转变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工艺技术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积极探索并储备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前沿技术。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这是11月27日拍摄的重庆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夜景。该街区是依托天生城大遗址公园,融合天生城遗址历史人文、渝东北特色民宿打造的集城市消费、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旅地标。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洋学生”在重庆万州区三峡秀工坊手工艺人的指导下体验三峡绣(1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在重庆万州复兴剧场内,市民游客在观看表演(11月27日)。该剧场是一个集文化展示、艺术交流、公共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新华社记者 唐奕摄
11月29日拍摄的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及周边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这是11月30日拍摄的红叶掩映下的长江三峡重庆巫山县水域景色。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1月29日在重庆奉节县拍摄的长江瞿塘峡风光。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这是11月28日拍摄的重庆万州港沱口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1月30日,在位于三峡库区湖北巴东水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码头,工作人员在转运船舶污染物。近些年,随着长江大保护持续推进,船员环保意识提升,当船舶到达辖区水域后,通过手机软件预约,由垃圾收集船“上门”提供垃圾收集服务。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这是11月30日拍摄的位于湖北宜昌市的中旖新能源LNG加注站码头。该项目是交通运输部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试点示范项目,主要为过往船舶加注LNG液化天然气及提供水上服务,从而有效降低船舶碳排放以及能源运输成本。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编辑:齐少恒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102-6590-0.html高质量发展“点亮”三峡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携手”四宝 走进社区 “秦岭四宝进社区”公益科普活动走进保利心语花园
下一篇: 用爱温暖“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