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在铜川市开展。图为志愿者为老人理发。 本报通讯员 张力摄
本报记者 赵杨博
10月11日,由中宣部文明实践局、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尊老敬贤爱亲 薪火传承文明”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在铜川举办。药王山上,登山赏秋、致敬模范、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等活动火热开展,彰显出一座城的独特气质。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近年来,铜川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创新方式方法,从统筹谋划、资源整合、群众需求、品牌打造等维度下功夫,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在铜川,“好人之城”品牌越来越响,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聚焦“一老一小”办好民生实事
11日,在药王山上,老人们体验了健康义诊、爱心理发等服务,享受节日的温馨与快乐。前不久荣登“陕西好人榜”的铜川七旬老人丁淑芳说:“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作为一名老年志愿者,我要继续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宣讲党的好政策,发挥余热,奉献爱心,提升自我,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史娟表示:“铜川将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家庭护理、日间照料等服务。同时,我们将搭建更广阔的平台,鼓励有意愿且具备相应能力的老年人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中,继续发光发热,书写精彩人生。”
今年以来,铜川聚焦“一老一小”、移风易俗等方面,累计开展“情系夕阳,留下美好时光”“扶残助残 有你有我”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2万场次,惠及群众25.3万人次。
瞅准群众关心的“身边事”,铜川组建宣讲志愿队伍,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微讲堂”等文明实践宣讲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党的“大政策”。
铜川还指导全市35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并充分发挥作用,推动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小城活跃上千支志愿服务队
10月8日10时,陕西省道德模范、铜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雷锋爱心志愿总队队长李汶静带领志愿者,前往铜川市耀州区上高埝村看望残疾儿童,并进行心理疏导。
“志愿者会不定期开展心理疏导等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我们要把公益事业坚持到底,引领文明风尚。”李汶静说。
在李汶静的带领下,雷锋爱心志愿总队从最初的100人发展到现在的5个支队、800余人,常态化开展帮助困难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进养老院慰问演出、清理河道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在铜川,像这样的志愿服务队有1413支。铜川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动员引导先进典型、专业人士、乡贤能人成立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身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志愿服务人数11.41万人。
为形成尊重志愿者、尊崇志愿精神的社会氛围,铜川不断完善“关爱+礼遇”服务机制,结合“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常态化开展送清凉、送温暖等关爱志愿者活动,每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推选及表彰活动,并为最美志愿者办理“文明铜川礼遇卡”。持卡者可享受看病免挂号费、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游览本市景区等优惠待遇。
品牌项目“一地一特色”
在耀州区照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照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照金干部学院等单位联动,为研学团队量身打造了“红色少年向前冲”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照金镇宣传委员任锋涛说:“照金是全国红色旅游小镇。我们建强特色阵地,打造红色教育新地标,以品牌化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活力、更见成效。”
铜川整合阵地资源,建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逐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所40个、站434个,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有效联动,凝聚工作合力,精准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四级机构建设全覆盖。
依托阵地,铜川打造了“柳林小铺”“婆媳澡堂”等136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形成了“一地一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为推广品牌,铜川每年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大赛等活动。去年,铜川培育打造的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项目入选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 在宁陕县医共体总院,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冉隆兵摄
本报记者 董剑南
10月10日,在宁陕县医共体筒车湾分院,医生薛静静为该县许家城村村民陈世萍测了血压和血糖,并进行用药指导。“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县医院的医生看病,再也不用跑远路了。”陈世萍说。
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后,宁陕县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薛静静每周都会到筒车湾分院坐诊,有时还会上门巡诊。陈世萍复查、开药更加方便,病情稳定了不少。
作为安康市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县,今年以来,宁陕县以组织架构统建、资金打包统合、服务能力统提、内部运行统管为抓手,整合城乡医疗资源,探索形成责任一体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同质化、利益共享化的县域医疗卫生体系,让群众就近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优质资源共享
布局更均衡
今年5月,宁陕县城关镇居民发现镇卫生院变了:不仅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院,与原汤坪、旬阳坝卫生院合并,还开设了中医、康复理疗等特色科室。
“之前由于人员、设备短缺,卫生院仅能开展预防接种和公共卫生服务。如今,卫生院通过岗位竞聘充实了医护人员,还添置了检查设备,能提供康复、护理等服务,患者也不用扎堆往县级医院跑了。”宁陕县医共体城关分院院长尤康说。
城关卫生院的蝶变源于宁陕县医共体建设的加快推进。
宁陕县医共体以宁陕县医院为牵头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11个镇卫生院为分院,覆盖全域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强牵头总院,统筹医疗资金、设施设备、医务人员等资源,实现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
宁陕县医共体总院院长韩斌说,目前,医共体已实现行政后勤、人员队伍、财务审计、绩效分配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完成132名医务人员选聘竞聘,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交流轮岗、下沉一线、支医帮扶的医务人员进行激励保障,基层首诊率明显提升……一体化管理和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医共体各成员拧成一股绳,县域整体医疗服务效能有效提升。
内部运行统管
诊疗更“智慧”
“未见明显异常,回家后还要注意按时吃药,少熬夜。”10月10日,宁陕县医共体筒车湾分院医生王琛琛为宁陕县筒车湾镇七里村村民王习平进行B超检查。屏幕另一端,宁陕县医院专家正通过实时画面进行远程会诊,给出诊疗建议。
王习平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过去检查都得往县里跑。“现在,我在镇上就能享受上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省时又省心。”王习平说。
这得益于宁陕县医共体的远程诊疗数智平台。除了远程会诊,各镇卫生院的检查结果也能“一键上传”,急诊10分钟、门诊半小时诊断结果就能传回。对需要急救的病人,还能通过远程急救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
“远程诊疗数智平台上连三甲和县级医院,下接镇村,可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线上处方、结果互认,有效弥补了基层诊断水平、急救能力不高的短板。”宁陕县医共体筒车湾分院院长齐治平说。
除了远程诊疗数智平台,宁陕县医共体构建的数智化管理运行体系还包括药学服务数智平台,实现药品统一采购配送,处方集中审核,药品同源、同质、同价;资源调度数智平台,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健康管理数智平台,对群众健康数据集中储存、智能分析,守护群众健康。
医疗水平提升
就医更便捷
在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康复理疗室一应俱全。村医叶芳早早来到村卫生室,为村民诊疗、开药。
叶芳说,加入医共体后,村卫生室增添了医疗设备,药品由总院集中采购配送。
实现分级诊疗,提升三级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是关键。在硬件上,宁陕县医共体对部分镇卫生院进行维修改造、整合搬迁,集中配置生化分析仪等诊疗设备,更新5所镇分院急救转运车辆,建成15个村公有产权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力求基础设施设备同标同质。
医疗资源既要扩容,又要下沉。今年以来,宁陕县医共体总院外科二病区主治医师鲍焕每周都要到筒车湾分院坐诊两次。除了为群众提供问诊服务,他还承担带教职责。
“虽然更忙碌了,但一想到能帮助卫生院医生提升服务水平,还能享受相关激励保障政策,我就干劲十足。”鲍焕说。
对确需向上转诊的患者,宁陕县医共体总院开辟绿色转诊通道,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截至目前,宁陕县医共体上转患者同比下降16.3%,下转患者同比增长43.7%。
当前,安康全市正总结推广宁陕县医共体建设经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秦巴山区群众就近看好病。
编辑:齐少恒
本文链接://www.dmpip.com//www.dmpip.com/showinfo-102-31007-0.html文明之城 向美而行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两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 重回课堂,享受第二次青春